学院简介
beat365官方网站始于1962年的物理专业,1982年创办电子工程系,1989年设立电气技术系,2000年5月成立beat365官方网站。
我院现有教职工146名,其中专任教师106名,教授14名,副教授50名,高级职称教师60.3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7名,占专任教师比82.07%。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57名,包括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香港城市、东京大学、千叶大学等海内外名校的博士。现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2人,国家高端境外专家引进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入选者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各类人才31人次,桐江学者等厦门市、泉州市各类人才13人次。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多名,全日制研究生300名,在职研究生100多名。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应用物理学6个本科专业;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硕士一级学科;有交通运输、能源动力2个工程硕士专业。2012年,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福建省重点学科,光学工程还被评为华侨大学特色学科。2017年,光电信息学科群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2020年,通信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1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应用物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
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上,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招生与教学改革,持续开展了“教学质量年”、“学风建设年”活动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两个专业获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信号与系统”课程获评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建设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获评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福建省教改立项项目4项,省级教学比赛获奖4次。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实验室面积超过11200平方米。其中新综合实验楼3600多平米,主要用于“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两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及科研基地,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获评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信息实验楼7600多平米,主要用于“电气与控制实验中心”、“电子与通信实验中心”两个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科研、教师及研究生用房。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设备价值6000多万元,其中“光传输与变换实验室”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移动多媒体通信实验室”和“专用集成电路实验室”被评为厦门市重点实验室,另有“福建省电机控制与系统优化调度工程中心”、“厦门市电力电器产业公共研发检测平台”等省市级平台。
近五年来,学院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 项(含杰青项目1项),厦门市科技项目 25 项。新承担横向科技项目 135 项,到账经费32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739 篇,其中被SCI收录 322篇,被EI收录 391篇。新申请国家专利 277 件,新授权专利 286 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228 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8 件。
学院一向注重加强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2018年10月承办第十届亚太动力学周之“复杂与非线性动力系统冬季学校”;2019年6月承办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拖动与电能变换技术专委会第四次会议;2019年12月承办第一届高功率激光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2021年7月承办第十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ICCC 2021);2021年10月举办“复杂系统与统计物理学的挑战和新机遇”秋季高级研讨班;2021年12月举办第十八届IEEE网络、感知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NSC 2021)。在人才培养方面,努力践行我校“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初心与使命,积极调研并拓展境外生招生规模,稳步提升国际化教学质量。目前我院共有境外生近百人,其中来自安哥拉留学生,以及港澳台、东南亚与其它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占比各50%。专业设置符合大部分侨生所在地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成功输送了多批毕业生,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先后派出教师赴美、德、日等国开展合作研究。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迈阿密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日本新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或合作研究的关系。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认真做好科创育人工作,成立我院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指导委员会、制定大学生导师制和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并以“互联网+”、挑战杯及各类学科竞赛为核心赛事。近2年,我院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挑战杯省一等奖1组、“互联网+”竞赛省银奖1组、省铜奖1组,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7人次,省级奖项60人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人次,省级奖项168人次;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获省级奖项8人次;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奖项27人次,省级奖项42人次,成绩再上新高;1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顺利结项。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三全育人为理念,以圆梦就业为目标,以校企共建为平台,提高学院整体就业水平。近年来,我院就业签约率位全校前例,总体考研升学率在28%左右,校企共建企业30余家,就业工作不断上升新台阶。
学院党委按照理论学习、考察发展、实践教育和量化考核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对标“七个有力”、“五个到位”加强党建工作,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服务学校“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学院党委获得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次,获得华侨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次,于2019年获评福建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本科生第九党支部的“政务心服务”项目获评2021年度福建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新时期,学院将继续秉承“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努力为创建“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